文| 单小虎 施力伟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国的先行者面临着在国内不曾遇到过的各类复杂问题和艰难挑战。尽管他们中涌现了一些成功者,但许多企业,尤其是缺乏经验的企业,往往容易陷入艰难的困境之中,有的甚至遭遇了彻底的商业失败。
研究显示,对全球化的投入加大,并不一定能带来产出的提升。而且,即使企业采用相似度极高的全球化战略,所取得的成果也不一定相同。
全球化的投入并不一定带来产出
我们以全球化投入指数(Globalization Endeavor Index,简称GEI)来衡量企业的全球化工作,公式如下: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工作进展如何?我们研究了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数据,结果发现企业的GEI得分和其业务成功之间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关联(图表1)。与我们想象中大相径庭的是,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中国市场,中国全球化企业的远大理想和切实行动,并不能保证带来实际的业务增长。
帮助这些全球化领军者脱颖而出的一个因素是战略意识,领军者中确认企业具备“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运营的全方位系统化战略”的比例高于其他中国企业(53%对比8%)。但我们的研究同时揭示,与全球化的投入水平一样,战略本身并不直接对成果产生影响。同业企业通常采用类似的全球化战略,但所取得的成果各异。我们访谈的各位领军者企业高管也不断提及“战略只有在企业具备运营执行力的情形下才能发挥作用”或“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我们的战略,但无法落到实处。”
真正使得领军者卓尔不群的,并不完全是全球化的投入或战略,而是执行力,即在全球化进程中系统地应对运营挑战的能力。经过分析这些挑战和领军者的应对方式,我们针对全球运营模式设计了一套研究框架,该框架包含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管控、流程和人才(见图2)。
这四大要素的成功管理,能协助领军者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效地处理好母国和东道国、标准和创新、控制和授权这三大不可避免的运营矛盾。
文化:尊重当地文化
领军者并未纠结于在中国特色和东道国特色间寻找最佳的平衡,而是致力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并在整个企业中灌输全球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领军者还尊重当地文化并积极投身于当地社区建设。与其他的中国全球化企业相比,领军者更倾向于“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并力求与其相适应”、“积极参与当地慈善活动”、“从当地采购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当地发展”以及“积极赞助当地文体娱乐活动”(见图3)。
管控:授权海外管理团队
在授权海外业务从而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持方面,领军者做得更为出色:近三分之二的领军者认可“企业的组织架构能够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有效的支持”,相比之下,其他的中国全球化企业认可这一表述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我们对这两类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海外业务的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人才招聘等职能部门有更多的自主决策的权力(见图4) 在这些领域中,当地知识对于成功而言至关重要。
流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标准化
不出意料,在流程设计中,领军者比其他中国企业更注重建立标准化流程、保留灵活性和风险控制(见图5)。
人才:聘用和激励当地人才
领军者的海外员工本土化率高于其他中国企业,是本次研究的一项重大发现。
59%的全球化领军者表示,海外业务中的当地员工比例不低于50%,66%的领军者的当地员工比例不低于25%。与之相比,在其他的中国全球化企业中,员工本土化率不低于50%的企业比例仅为27%,而员工本土化率不低于25%的企业比例也只有44%(见图6)。最显著的员工本土化案例来自于东软:在许多海外管理团队中,除了一到两位由中国总部派出的财务等人员外,其余几乎全部是当地人才。
在聘用当地管理人才时,领军者和其他中国企业都十分重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而与本企业文化契合度也紧随其后,成为选聘人才的三大要素。领军者和其他中国企业间最大的差异来自于在聘用当地管理人员时,领军者对他们是否会中文并不太在意。
关于作者 | 单小虎:思略特高级专家、施力伟: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区执行董事
文章来源 | 本文来自《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7-8月合刊。
责任编辑 | 高菁阳
邮 箱 | gaojy@se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