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经理人!人人都是财务经理人!管理知识分享!会计知识分享!经济师知识分享!欢迎光临!我们一直在努力!

跨出国门:国际化模式及准则

国际化是企业成为全球公司的第一道门槛。概念上,当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超过一国疆域时,它就属于国际化的范畴。所谓国际化就是指企业所开展的经济活动超出一国时的情况或现象,国际化是因国家而起,没有国家不会有国际化,但仍会有跨区域发展。

一、为什么要国际化?

企业为什么要国际化?从客观角度讲,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下所产生的自然结果,做自己相对擅长的,然后通过交易可以使交易双方获利。就实践角度看,企业追求国际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市场扩张、资源获取/经营、要素资源配置、分散风险、全球产业链/生态链控制等。

第一、市场扩张。一种是较为常见的,当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国内产能时,开始追求向外扩张以消化现有产能,这种情况往往是趋于被动的,国内近年来的过剩产能,比如钢铁等就需要通过出口来消化;另一种是主动谋求布局,前瞻性地将自身产品/服务向国际输出。比如海尔、华为、联想等的国际化就属于一种主动型国际化。

第二、资源获取/经营。资源获取通常是指自然资源的获取,尤其是各类矿产。从全球范围来说,各国的矿产资源供应通常难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国际间通行的模式。中铝公司、五矿集团和中色集团等企业所进行的秘鲁、智利、赞比亚等跨国资源合作,都是这类动因的典型代表。

第三、要素资源配置。要素资源配置通常包括若干类,一类是追求低成本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20世纪60年开始的全球国际产业转移,其主要动力就在于此(参见表3-2)。第二类是研发资源的配置。国内企业经常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研发中心,目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研发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产权等。第三类是资本要素资源。通过在海外上市、设立相应的融资机构开展国际融资,其往往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表1 全球产业转移路径(IT产业为例)

时间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21世纪前10年

主导产业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半导体

电子信息、家电

转移路径

美国、日本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转移到广东

中国台湾、韩国、日本、欧美向长三角转移,上海、昆山等

国内的梯度转移,继续北上向环渤海地区转移

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主要承载地

新竹

深圳、东莞等

上海、昆山

天津、青岛等

重庆、成都、西安等

注:隋映辉、解学梅等(2007年)[1]

第四、分散风险。分散风险只能是局部的,不能是系统性的。针对某一局部地区的经济周期、政治因素等,通过国际化方式进行地区布局的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第五、全球产业链/生态链控制。企业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将企业在本土具有的产业链/生态链控制优势,向全球延展,目的就是要通过将控制力延伸之后,从更多地区获取高额的利润。

二、国际化的层次

通常,企业国际化行为是分层次的,最为简单的分层是产品国际化和要素国际化,而要素国际化又可分为产业资本国际化、劳动力国际化及金融资本国际化。笔者在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国际化分为贸易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研发国际化及资本国际化等若干层次。

第一层次贸易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实际上主要是产品/服务的输出,它很少在他国设立相关机构,我国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参见表3-2),生产地在国内,仅仅是将产品向外输出。

第二个层次就是生产国际化。通常是去它国建立生产基地,其一可能是为了本地市场,海尔在美国(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巴基斯坦、约旦、东盟(泰国、越南、印尼三个厂组成)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就是如此。其二可能是为了利用它国的劳动力优势,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研发的国际化。其一是为了利用发达国家、地区的研发资源或力量,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其二是为了快速响应本地消费者需求。故这类企业通常都会在它国建立研发中心、机构,海尔、华为在全球多国设立研发就是属于研发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例子。

第四个层次是资本的国际化。主要是开展资本运作,尤其是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资源的整合或者达到控制产业链等目的。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若干典型模式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我国企业国际化有生产基地模式、海外上市模式、借船出海模式、产品代理模式、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品牌共享模式、资源互补模式等模式(参见表3-4)。

表2企业国际化的若干典型模式

模式

模式特征

代表企业

生产基地模式

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

海尔集团

海外上市模式

通过海外上市进行融资。引入海外资本的同时,引入管理规范。

中石油、中石化

借船出海模式

通过并购,借用国际已有品牌、网络将企业自身的产品及服务推向世界的一种模式。

联想

产品代理模式

通过海外代理机构销售国内的产品。

长虹

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一种先易后难的模式,企业先抢攻新兴市场作为据点,然后再向欧美等发达市场进军的模式。

华为

品牌共享模式

将自己在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带动国内产品走出去。

TCL

资源互补模式

大中型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林业等资源方面需要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支撑国内经济更大的发展。

资源型企业

工程承包模式

主要是到海外更大的市场去承揽工程。

中建、路桥

商帮模式

通过熟悉的人群将国内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的模式。浙江的产业集群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浙江产业集群

注:根据白鹤(2011年)[1]整理

四、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准则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动因、层次、模式都是多样化的,并没有那一种动因、层次、模式是最优的,很多时候企业的国际化可能具有两个以上的动因、层次及模式,那么企业国际化成功的要素何在?企业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什么?结合企业的实践,笔者认为国际化成功的要素应该包括战略导向、产业准则、运作准则(参见表3)等,而且这些准则之间应该具有匹配关系。

表3 企业国际化的准则要素

准则

准则含义/描述

准则选择导向

国际化准则

企业业务活动的空间边界所导出的国际化战略原则。

ž 机遇型vs战略型。

ž 战略型导向比机遇性更容易成功。

产业准则

产业业务活动的边界准则。准则应该能够确定禁入,同时又保持产业内(产品拓展)的弹性。

ž 专业化公司的产业准则能够避免大空间活动过程中的诱惑而带来的陷阱。

ž 专业化同时应保持产品边界的开放性,使得产品拓展更容易实现。

运作准则

关联性

运作的关联性是指企业运作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联性及内在企业系统的关联性。

ž 外在关联性。外在关联性应能匹配本土消费者、本土客户的习惯。

ž 内在关联性。企业的内在系统要能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包括制度、管理、资源(人才)等。

动态性

动态性准则是指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准则要具有动态适应性。

ž 压强准则VS机会准则。

ž 机会准则的适应性强,而压强准则的生命力旺盛。如果企业的国际化是战略导向下的,那么运作准则通常也应该是压强性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就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而言,海尔、华为都算较为成功的案例,尽管海尔、华为的国际化模式不一样,但过程中都遵守相似的准则。其一、战略导向(具有生存危机感的战略导向)。海尔、华为都把国际化作为自身获得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换言之,他们的国际化都是战略导向出发的,而非市场机遇出发。其二、产业准则。海尔、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都是基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化出发的,并没有因为空间活动范围的扩大、机遇的增多而轻易扩张边界,而是维持在“大产业”的边界内。其三、运作准则方面,海尔、华为都通过本土化的准则导向,使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融入到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人都是经理人,人人都是财务经理人-管理知识分享,财务知识分享,会计考试知识分享,经济师考试知识分享,职业经理人互联互通平台! » 跨出国门:国际化模式及准则
分享到: 更多 (0)

热门文章

评论 抢沙发

8 + 5 =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人人都是经理人!人人都是财务经理人!管理知识分享!会计知识分享!经济师知识分享!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