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寿险渠道队伍结构稳步优化
产能明显提升 多元化渠道协调发展
2022年中国平安全面奔赴寿险改革的“三年之约”。改革推进的过程压力空前,外部面临宏观周期、疫情起伏带来的需求压制,行业内部代理人队伍持续清虚。但改革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NBV)今年前三季度的下滑幅度明显收窄,平安寿险在今年第三季度重回寿险盈利榜第一,并以21.1%的净资产收益率力压友邦重回ROE第一。
中长期来看,平安代理人队伍质地和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银保渠道、社区网格化、下沉渠道等的协同发展,是寿险业务企稳回升的重要基础。
公开数据显示,在新代理人规模整体缩减的背景下,平安坚持打造“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代理人队伍,2022上半年平安代理人产能同比提高27%,不仅是寿改推进阶段的同比改善,也创下了过去10年中国平安改善幅度最大的记录。与此同时,钻石队伍2022年前三季度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8倍,改革的正面效应持续显现。随着改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中国平安有望沿着“存量产能改善—营销队伍企稳—新单保费筑底—价值增速向上”的路径,推动NBV重拾增长。
此次寿改推进过程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在于平安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激发了银保、社区网格化、下沉渠道等创新渠道潜力,实现了公司由单一渠道向多渠道的转型。
具体来看,公司强调寿险与银行的深化融合,平安的新银保优才队伍严格引入高学历精英人才,如今队伍规模已超1600人,2022上半年人均产能达到钻石队伍的1.4倍。着重孤儿保单的社区网格化模式,也已在25个城市铺开,从效果来看,试点“孤儿单”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超17个百分点,半年以上新人的收入达到“优+”新人的1.8倍。下沉渠道则通过培训过去平安产险的兼职代理人,帮助其获取资质后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面向6亿潜在客户开展业务,具备业绩贡献提升动力。
三大创新渠道的潜力不容小觑!联合贡献了2022年上半年NBV的13.4%,为平安在寿险业高质量转型新阶段的增长提供了新活力。
2
居家养老+高端康养双双发力
驱动新业务价值增长复苏
产品改革也是寿险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专业创造价值”服务全体大众的思维指导下,平安加快重构产品体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新构建出“三经四维”完善产品体系,其中“三经”聚焦健康养老服务,“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康养”即强调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又聚焦对中国广阔养老需求的精准洞察。
针对国内典型的“9073”养老格局,平安推出养老品牌——“平安管家”,通过整合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等10大养老服务产业,构建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终身专属管家+科技服务,让客户享受到高质量居家养老生活。
“一站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赢得了用户广泛认可,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超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4000余名客户开启服务体验,并计划明年覆盖全国40余城市。
此外,平安另辟蹊径聚焦高端康养市场的“平安臻颐年”品牌也发展迅速,2022年首家平安颐年城项目正式落地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自臻颐年品牌发布以来,对应的保费贡献已经超过200亿,正逐步成为国内高端康养行业的标杆,长期潜力亦值得期待。
居家养老与高端康养业务和平安医疗健康业务的天然协同让其健康、医疗、养老等场景不断丰富,实现差异化需求满足的同时,为公司打开了新的价值之门。
3
持续高分红+兑现回购承诺
坚持为股东负责,彰显战略自信
在宏观环境影响下,平安2022年的整体业绩和股价遭受一定压制,但平安所坚持的高分红策略和严格的回购计划落地,仍让投资者倍感安心。
平安的分红与营运利润挂钩,今年平安共发放两次股息红利,是上市公司中的“少数派”。其中,2021年度分红总金额431.74亿元,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38元,同比增长8.2%。今年10月,平安再次派发98亿元的中期现金红利,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92元,同比增长4.5%,高于上半年营运利润同比增速。
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平安累计分红21次,分红总额达到2383.72亿元,创造了连续10年分红增长的记录,在沪深两地所有的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而分红的持续增长源于营运利润的稳健提升,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了平安在波动环境下的强大韧性和价值创造能力,也彰显了平安乐于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注重股东回报的特征。随着疫后经济生活回归常态,平安整体的预期营运利润增速将获得进一步改善,为未来每股派息继续增长创造机会。
稳定的派息政策之外,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平安还借助回购等方式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今年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1.026亿股,共计耗资达50亿元,触达2021年A股回购计划的下限目标。对回购承诺的积极履行,强调了公司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有力地维护了现有股东的利益,将在不确定中为投资者提供避风港湾。
4
平安健康免费新冠咨询规模突破千万
医疗健康平台释放价值红利
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结合广大民众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下的健康管理需求变化,平安集团旗下成员公司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1833.HK)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响应政府及公众需求,12月2日以来快速上线“新冠咨询专区”及“新冠防护常备药品专区”。截至目前,平安免费在线防疫咨询服务的累计咨询量已突破1000万,最高日咨询量突破三百万。
为调动集团资源,扩大服务能力和范围,平安目前已紧急动员集团下属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及综合金融各大业务线上端口,将大量服务资源从自身客户向社会公众面覆盖。平安健康更积极与地方政府和外部平台合作,共建“掌上医生”平台,目前已上线新华社、i深圳、i福田、无锡灵锡等移动客户端和官方小程序,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便捷就医、用药及健康服务。
平安方面介绍,该智能咨询专区可为民众提供全天新冠防护与健康管理免费咨询,实现秒级响应,并特别针对包括儿童、老人、孕产妇及慢病患者在内的四种特殊人群开辟了专属问询通道。通过持续创新健康服务模式,该免费咨询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服务,同时分流各级医疗卫生系统抗疫咨询压力,彰显了平安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高效、精准和切题的服务再次证明了互联网诊疗的重要性,”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战略中,互联网诊疗必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平安的服务能力和品牌价值已经在切实服务民众中得到彰显,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深入,平安的生态健康圈战略持续优化,未来该板块将会为平安创造更多的价值增量。
5
医疗健康生态继续完善
赋能主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金融主业之外,平安构建的独特医疗生态圈引人瞩目,其创新开发出的“HMO+家庭医生+O2O”为核心的管理式医疗模式,借助供给、需求和支付的交易闭环打通,能够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和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
2022年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平安集团全面推动“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业务模式,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为客户提供最佳性价比、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打造尖刀医健产品,积极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平安自有医生团队与外部签约医生的人数超5万人,合作药店数约21.1万家。
截至9月末,平安集团有超1.46亿个人客户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累计付费个人客户数近1亿。平安集团持续推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端销售稳步推进,覆盖企业客户超4.7万家,服务企业员工数超2,000万。
持续完善的医疗生态与金融主业在2022年发挥出强大的战略效应。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上半年,使用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客均合同数达到3.11个,为不使用生态圈服务个人客户的2.4倍。此外,使用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客均AUM约4.37万元且保持增长趋势,是未使用客户客均AUM的5.4倍。可见在医疗健康业务协同下,平安更好地“锁定”了客户,不仅打开了新的业务局面,更巩固了生态壁垒和核心优势。
12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关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进展的公告》称,新方正集团已于近日完成相应的企业变更登记手续。外界预计随着各方积极快速推进重整协议及北大医疗相关资源加速整合,平安的医疗生态资源布局将进一步深化、增强。伴随医疗品牌和资源的持续夯实与融合,公司的医疗与保险业务获客将得到强化,加快协同价值潜力释放。
6
港股拟增设人民币股票柜台
中国平安等蓝筹或优先受益
12月13日,港交所宣布即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简称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支持人民币柜台在香港上市、交易及结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即可实行相关程序。
双柜台模式的推出,本质上就是允许同一个上市公司可以同时用港币和人民币计价,投资者亦可以选择用港币或人民币来买卖该股票,可以避免交易过程中的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对于庄家来说,可以通过选择人民币和港币,来不停地买卖同一只股票,获得更多套利机会的同时,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这一制度的推进,有利于增强港股市场的活跃程度,吸引全球资金进入香港市场。
类似这种重大变革,往往需要有一批基本面足够稳固的企业作为“试验田”,才能更好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完善,中国平安作为港股金融板块的代表性公司,率先响应了这一制度变革。
中国平安当前正处于历史估值低位,伴随着基本面向好发展,本就具备估值修复的基础,且其本身长期受到价值投资者和机构资金的偏爱,在该制度正式落地后,更容易受益于港股市场流动性提升带来的溢价。
7
稳经济政策落地
投资端风险不断出清
近年来,在宏观波动加剧、信用收窄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普遍出现流动性问题,多家房企债务违约加深了市场对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的担忧,进而对险企的资产端产生疑虑。
但随着稳增长的主题下利好政策持续发力,地产风险逐步释放,“三支箭”(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带来的资金流入预期,极大地支持了房企后续合理发展的资金需求,可以预期的是,房企进入平稳发展期后,有利于缓解市场对于险企投资端的担忧。
中国平安对于地产投资的风险管控一直以来都非常谨慎和积极。今年年中,集团高达4万亿元的险资资产配置中,仅有2200亿元不动产配置,且一半以上是实物不动产,可以产生长期稳定现金流。同时,其对房企股票投资敞口不到险资总规模的2%,且针对华夏幸福产生的减值损失进行了充分计提。
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复苏进程逐步推进,带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回升,对险企固收端投资形成进一步支撑。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股债市场后续整体走出修复行情,中国平安后续投资端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提振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8
A+H股估值筑底回升
获多家机构增持看好
今年以来,在地缘政治变化、全球宏观经济冲击、疫情反复的多重影响下,A、H股均经历了大幅回撤。但进入四季度后,两地市场均出现明显回暖迹象,这也为保险等超跌板块估值修复提供了良好环境。
近两个月,中国平安的A股涨幅超过30%,H股涨幅近60%,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整体估值修复,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基本面大幅改善带来的超额收益。对此,诸多机构和大行也纷纷发布研报表示看好。
华泰证券认为,中国平安11月以来的反弹主要是反映了前期压制因素的缓解,以及开门红的顺利推进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展望明年,华泰认为NBV继续向好增长、利率环境友好、权益市场胜率提升有助于推动平安估值的持续修复,进而维持了“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则认为,平安寿险负债端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代理人队伍产能与质量不断提升,预计全年NBV同比有望收窄至-20%左右。且平安的开门红主力产品市场反馈效果良好,预期可实现NBV正增长,有利于估值向上修复。
外资更是频频增持平安,其中以摩根大通最为引人注目。今年下半年以来,摩根大通多次增持平安,截至12月23日,其持仓比例升高至9.03%。
9
逾7.89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活水助力新发展
近年来,“脱虚向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如何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各项政策出台的首要考量。中国平安作为负责任的大型险企,积极创新资金运用方式,凭借自身综合金融优势,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为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明确表示,中国平安要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源源不断地将金融活水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截至2022年底,平安通过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多种途径,累计投入逾7.8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建项目,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站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龙头企业必须要更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重点,乡村振兴随即成为关键变量。
截至2022年底,中国平安累计投入扶贫与乡村振兴资金超650亿元,为了表彰平安长期对乡村振兴领域的大力支持,民政部曾先后三次颁发“中华慈善奖”以资鼓励。
10
负责任投资规模达到1.62万亿
全面升级绿色金融
2020年,我国庄严地提出了双碳目标,这也成为了未来三十年各行各业推动型升级的顶层指引。产业变革除了政策层面的鼓励,还需要更多市场化力量参与,形成正向循环促使更多绿色产业获得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变得空前重要。
作为有担当、有温度的企业,平安集团将ESG核心理念和标准融入企业管理,成立了集团绿色金融委员会,在组织架构层面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延伸到公司业务层面,依托自身综合金融模式优势,从多个角度践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使命。2022年,平安的MSCI-ESG评级获上调至A级,位列综合保险行业亚太地区第一。截至2022年6月30日,平安集团负责任投融资规模达1.62万亿元。
作为绿色保险领域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中国平安开发了业内首款环境责任险,还先后开发了生态损害责任险、渐进污染责任险、草原生态险等险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自身业绩带来了新增长点。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环境类可持续保险产品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105亿元。
此外,平安在降低“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的同时,也在提高对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平安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约1842亿元。除此之外,平安还通过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债权计划、专项资管以及信托计划等多种形式,增加绿色产业投资额度。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约3198亿元。
据悉,中国平安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并明确提出,中国平安2025年绿色投资与绿色信贷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达到2500亿元,并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