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的决议妥善处理各项财务关系,确定好合理的分配相关政策,然后对企业当年自己的经营所得的纯利润对公司的股东进行分配,一般都会根据公司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者股权进行分配。
那么,利润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利润分配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利润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计算可分配利润。
将今年的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的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可分配的利润。如果可分配利润为负(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分配利润为正(即今年累计利润),则进行后续分配。
2、提取任何盈余公积金。
任何盈余公积金计提标准由股东大会确定。如有必要,经股东大会同意,也可用于分配。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在年初无累计亏损的前提下,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得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上一年度亏损或增加资本。但转让资本后保留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4、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息(分配利润)。
企业前一年未分配的利润可以纳入本年度分配。
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消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的利润退还公司。
利润分配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独立分配。
2、资本保全原则。
资本保全是责任有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企业在分配中不能侵蚀资本。利润分配是经营中资本增值的分配,而不是资本的返还。根据这一原则,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有未弥补的损失,应首先弥补损失,然后进行其他分配。
3、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赚取利润,不仅要继续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还要不断积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财务基础。妥善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保留部分净收入,满足未来分配的需要,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
根据风险承担的顺序和合同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利润分配前偿还所有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否则不能进行利润分配。同时,利润分配后,企业还应保持一定的偿付能力,避免财务危机,危及企业的生存。此外,企业与债权人签订一些长期债务合同时,其利润分配政策也应经债权人同意或审查后实施。
5、兼顾多方和长短期利益的原则。
利益机制是制约机制的核心,合理的利润分配是利益机制最终能否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